|
本帖最后由 ago 于 2012-12-14 19:30 编辑
简单得讲,osgEarth地形调度采用了plod节点,plod可以引用外部节点,距离条件成立了才会调入;不同于VPB的plod节点,OE引用的外部节点是通过插件自动生成的,VPB是在磁盘上的文件。
动态调入的节点也包含plod节点,该plod也会带一个外部节点,距离条件成立就调入
........
随着一层层深入,地形块就变得越来越小,当地形块大小比视点到块的距离还小时,plod的距离条件不再符合,也就不再调入了,这样视点正下方的地形块最小,也就最精细,越远块越大,也就越粗,符合我们的视觉原理,总的块数也不会很多,提高了性能,低配置的计算机也可以运行TB级地形了
可见OE的地形动态调度的核心还是OSG的plod节点,(地形节点作为plod的子节点,使用了osgTerrain模块),OE优点是开发了很多插件,可以动态从GIS数据(比如DEM,卫星影像)生成地形模型,从而省略了预先生成地形模型的过程,降低了三维地形显示的难度,提高了地形数据的可扩展性; 同时OE增强了GIS矢量数据的支持,可以参数化配置出整个三维数字城市。 |
|